欢迎访问澳门永利入官网老入口!

交流合作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交流合作 > 学术交流 > 正文

学术活动|“重返网络社区——数字文化研究论坛”综述

发布时间 :2020年11月22日 浏览量 :

20201114日到15日,我院与宾夕法尼亚大学安南伯格传播学院合办的重访网络社区——数字文化研究论坛于成都市科华苑宾馆顺利召开。来自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学院、中国政法大学、苏州大学、上海大学、中国社科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近三十名师生,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展开了分享与对话。论坛特邀浙江大学黄旦教授、苏州大学陈霖教授、云南大学孙信茹教授以及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杨国斌教授担任点评嘉宾。

 

1114日上午八点半,论坛正式开幕。开幕式上,我院副院长操慧教授对参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澳门永利入官网老入口发展及开展的媒介与记忆研究简况。宾夕法尼亚大学安南伯格传播学院副院长杨国斌教授则介绍了论坛的缘起,他希望通过这次会议与大家共同探讨数字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本次论坛为期一天半,共分为三场,与会嘉宾围绕性别暴力、网络社群的社会治理、健身与情绪劳动、网络民族主义等话题展开观点碰撞与思想探讨。

论坛一:性别暴力、游戏记忆、网络社群与滤镜文化

第一场论坛由我院黄顺铭教授主持,华中科技大学副教授周婷婷、武汉大学教授肖珺、上海大学讲师钟怡与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江璐璐先后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

华中科技大学周婷婷副教授分享了她与研究生曹彦合作的论文《社交媒体“平台方言”与性别暴力数字化叙事建构——以微博和知乎平台的家庭暴力受害者自我叙事为例》。以微博和知乎上的家庭暴力受害者的自我叙事为研究对象,他们考察了社交平台的物质性如何影响家庭暴力叙事的建构。

 

华中科技大学周婷婷副教授现场报告论文

 

武汉大学肖珺教授分享的论文题为《“永不消逝的童年:<摩尔庄园>玩家的游戏记忆与社区重建》。本文由肖珺老师与郭雨璠、莫仕伟、方静怡、朱润华、李寒冰等五名本科生合作完成。他们将游戏摩尔庄园视为童年记忆的重要载体,试图拓展互联网游戏史中儿童虚拟社区的研究,通过分析网民发布的文本并对玩家进行访谈,探寻游戏记忆的内容以及玩家如何通过游戏记忆发起保卫“童年”的在线实践。

武汉大学肖珺教授现场报告论文

 

上海大学钟怡博士在线报告了她与人民日报郑薛飞腾合作的论文《赛博空间与行动者网络:网络社群的社会治理机制研究》。文章以蚂蚁森林为个案,基于网络动员、行动者网络、社会治理等理论概念,从网络社群的视角切入,关注在共意式参与中,网络社群参与社会治理的具体机制是怎样的。

上海大学钟怡博士线上报告论文

最后一篇论文是南京大学王蕾副教授与硕士研究生江潞潞和吴秋恩合作的《技术·身体·异化:基于网络社区女性滤镜美颜文化的研究》。她们通过对图像文本和访谈材料的分析,结合数字媒介中的身体传播、女性身体的社会性别意涵、数字美颜研究等文献,考察了技术化身体嵌入网络社区所带来的女性身体社会性别意涵的变迁。

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江潞潞和吴秋恩线上报告论文

 

每篇论文报告结束后,评议嘉宾分别现场就选题切入、对象选取、问题聚焦、材料获取等角度对报告论文予以点评,黄旦教授特别指出,要区分个案和例证的区别,在研究中把握个案的特殊性,更要厘清研究的特殊性所在,从而培养真正的研究思维。

论坛二:平台技术、情绪劳动与媒介怀旧

14日下午,第二场论坛召开,我院曾元祥副教授任论坛主持。上海大学教授易前良、苏州大学副教授曹洵、中国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牛天与孙萍、中山大学教授钟智锦以及英国拉夫堡大学博士生陈彦宁等报告人先后进行报告。

上海大学易前良教授在论文《平台研究:媒介技术研究新领域——基于传播学与STS对话的学术史考察》中,通过学术史回顾辨析平台研究领域兴起的细致脉络,其中强调了STS(科学和技术研究)之于平台研究的重要意义,期待为理解与促进数字媒介研究通过新的视角。

上海大学易前良教授现场报告论文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牛天与孙萍分享了《健身运动与情绪劳动:一项基于L平台健身社群的实证研究》。她们借助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基于情绪劳动理论,认为平台的介入使得专业性较强的服务行业不再是面对面的线性服务,标准化、专业化的工作模式正在规制着情绪劳动过程和逻辑。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牛天与孙萍现场报告论文

中山大学教授钟智锦报告了她与硕士毕业生苗琳合作的论文《镜像中的表演:手机游戏中的虚拟团队互动及其影响》。作者对多位游戏玩家进行访谈,并亲身参与游戏互动,意在考察虚拟团队中成员互动的动机和表现。她们发现,这种存在于虚拟世界中的互动实践,也会影响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

中山大学教授钟智锦线上报告内容

英国拉夫堡大学的博士生陈彦宁在《电子拾荒者的iPod再使用仪式:对B站视频和弹幕的内容分析》一文中,借助“过渡仪式”“传播的仪式观”两种理论,通过内容分析法考察bilibiliiPod再使用视频,认为这些视频显示出技术变迁之于个体的冲击和影响,是“边缘的时间感”与“主流加速社会”矛盾与冲突的仪式化表现。

英国拉夫堡大学博士生陈彦宁线上报告论文

现场评议嘉宾从选题价值、理论视角、文本呈现等维度对报告论文进行总结和点评,孙信茹教授特别在点评中对质性研究的特性予以解读,她认为质性研究的优势在于关注具体的现象本身,即回到具体场景,面向特殊的研究。在这样的路径引导下,研究者应该回到具体案例,不局限于对单一社会实践的表征的描述,而是立足具体现象和案例,通过研究和分析让理论自然生长。陈霖教授提到了理论的使用和适用问题,希望研究者们在借鉴经典理论的同时,结合研究对象和方法展开进一步思考,实现经典理论的转化,让理论“为我所用”。

 

论坛三:粉丝社群、网络迷群、民族主义与群体认同

本次论坛的最后一场由我院操慧教授主持,来自中国政法大学的崔凯博士、邓力博士,暨南大学副教授黄雅兰,浙江大学博士生孙甜甜,以及学院硕士毕业生叶竹馨先后进行了汇报。

中国政法大学的崔凯分享了《破圈:粉丝群体爱国主义网络行动的扩散历程》。文章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基于新浪微博#我们都有一个爱豆名字叫阿中#话题页的相关网络爬虫数据,对该事件的扩散历程进行了分析,试图回答“粉丝群体在该事件中的作用”“该事件在新浪微博中表现为什么样的扩散模式”“哪些意见领袖起到了关键扩散节点的作用”等问题。

中国政法大学崔凯博士现场汇报论文

中国政法大学的邓力报告了她与学生武靖婕合作的论文《撤退的反公众:对NBA上海站事件中的迷群话语斗争分析》。她们从“反公众”的理论视角出发,对NBA上海站事件中两个冲突性的网络迷群进行考察,分析他们在话语斗争中的话语策略。

中国政法大学邓力博士现场汇报论文

暨南大学副教授黄雅兰在《留学生更爱国?未名空间(MITBBS)中的远程民族主义(1998-2008)》一文中,以由旅美中国留学生于1998年建立的网络论坛“未名空间”作为研究对象,以新社会史的基本思路对未名空间及其中的民族主义事件展开研究,探讨21世纪初留学生中的远程民族主义的形态、特征以及互联网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暨南大学副教授黄雅兰线上报告论文

 

浙江大学博士生孙甜甜报告了论文爱国反殖民香港民意运动中集体记忆与民族主义话语的勾连》。她关注于香港民意运动中与殖民有关的集体记忆与民族主义话语如何勾连的问题,利用网络民族志的研究方法,观察并收集了两个热点时刻时新浪微博中有关香港社会运动的讨论文本。

浙江大学博士生孙甜甜现场汇报论文

学院硕士叶竹馨分享了她与黄顺铭教授合作的论文《我们都是“百香果”:一个CP粉丝社群的划界实践》。文章以微博超话“博君一肖”为研究对象,从“社会认同理论”和“边界工作”的理论视角出发,通过虚拟民族志与深度访谈,考察这些自称“百香果”的CP粉如何展开边界工作和建构群体认同。

学院硕士毕业生叶竹馨线上报告论文

四位评议嘉宾现场围绕每一篇报告论文的视点切入、逻辑结构以及具体论证过程进行点评。杨国斌教授从如何挖掘研究价值出发,向在场师生提出建议,他强调,研究者在呈现研究结果的同时,更要向自己提问“So What”,即进一步反思研究发现对现有理论的建构和完善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黄旦教授表示,习作的价值在于帮助研究者体味“做学术”的内涵,研究者应该培养自己的研究思维,不能把学术做成常识,而应把常识做成学术。

15日中午12:00,论坛圆满结束。

当下,针对网络社区与数字文化的研究方兴未艾,此次论坛为来自各地的老师和同学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分享嘉宾对于数字时代的各种现象与问题关注与探讨,为数字文化的读解提供了新角度。

“重返网络社区——数字文化研究论坛”现场

文|李宏江

图|牛雨鸽 徐丹

编辑|刘娜 雷思远 张诗萌

责编|操慧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