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下午,“云端锦江”——澳门永利入官网老入口2020年学术前沿第五场讲座邀请到了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涂险峰,我院卢迎伏副教授任主持人。
引言:洞悉存在的文学智慧
涂教授首先从文学作品《鼠疫》出发,对加缪的”形而上的诚实”进行阐发。他认为,“形而上的诚实”即意识到世界的荒诞而不自欺,就好像西西弗斯神话,不断反抗却注定失败,但仍旧选择对荒诞本身进行反抗。
紧接着,涂教授引用卡维尔的“哲学河岸”之喻,将这种形而上的诚实与现实生活的诚实进行联系性分析。在他看来,伟大的哲学家总是能够将形而上与现实无缝对接,但这需要对现实保持高度关注。
涂教授表示,本次讲座的题目“细节的智慧与存在的洞见”主要受当代小说家昆德拉的影响。他引用了一位少年求爱的诙谐例子(描述爱情中主体间的细微互动)以及昆德拉《笑忘书》中作家关于遗忘的思考,这两个例子都体现了小说家对细微的洞察。
“向死而在”的伊凡·伊里奇
针对有人认为《鼠疫》是《伊凡·伊里奇之死》的遗腹子的观点,涂教授表示,两部作品其实都是从形而上与现实之间寻求文学细节上的共鸣。他对《伊凡·伊里奇之死》高度评价,认为所谓真正的死亡,是死亡的过程,而当死亡真正到来时,它已经结束了。该部作品的伦理意义——伊凡·伊里奇与家庭之间的矛盾、误解,会产生互相责备、怨恨。涂教授认为,这种情形在生活中也是常见的。“当主角选择了宽容,一切就释然了。”而在类似新冠肺炎病毒这样的大灾难面前,涂教授也呼吁人们去感同身受,这种感同身受不是抽象的,而是真切具体的。
《打开》与“感受他者之痛”的哲学语法
随后,涂教授以哈桑·曼陀的小说《打开》为例,解析这种“感同身受”在哲学层面上的涵义。他还讲述了一位印度作家维娜·达斯对于维特根斯坦的解读,以此表达感受他人之痛的哲学语法。“当我们表达痛时,不是简单的事实陈述,而是渴望得到回应”。他提到,哲学中有两次转向,从本体论到语言学转向。他认为,哲学可以看做一种语法,并直接批判了维特根斯坦在使用表达上的不充分。“当我们说痛的时候,是从外部世界出发的,而不用借助内部世界才能体验到别人的痛。我们今天所说的痛或者创伤,包含着更为丰富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能感受到他人的痛,这是具有哲学基础的。当我们分析创伤的时候,受伤者表达的器官可能受到了限制。这部小说抓住了细微的语言表达差异,从而展现了文学小说家超凡的观察和思考。”
(同学们的笔记)
“劳拉的墨镜”与情感和信仰的姿态性
涂教授以昆德拉小说《不朽》中“劳拉的墨镜”及《不能承受的存在之轻》中“两滴眼泪”为例,阐述了情感和信仰的姿态性问题。他认为,当我们表达“我需要”时,其实就是一种姿态性的体现。
创伤叙事中的凝视与遗忘
对于创伤叙事的凝视与遗忘问题,他引用当代作家阎连科的说法,“我们需要记住点什么”。“我们需要记住该记住的,忘掉该忘掉的。”涂教授还从中西对比角度,分析了卡夫卡的小说《在流放地》、昆德拉的小说《笑忘书》、许子东的专著《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余华的小说《一九八六》以及鲁迅的《示众》等多部中外作品中的对凝视与遗忘细节的叙述。
最后,涂教授再次强调本次讲座主题——文学作品细节中的智慧,启发同学们读书要善于从细节中把握真理,在生活中实践真理,对于现实生活要保持足够的热情和不断追求的洞见。
涂教授的细致讲解让同学们受益良多——
2018级文艺与传媒专业研究生 武同学
两个多小时的讲座里,隔着电子屏幕,我感受到了涂教授真挚的心。涂教授将《鼠疫》、《不朽》等书带到了现实的语境之中,从当下的社会热点和现实状况去展开,结合新冠肺炎疫情的几个新闻,让我从书中走到了现实,又从现实里感悟书中所传达的智慧和哲学。这样的结合,让我无论是对于书籍的认识,还是对于我所生活的当下都有了更进一步的感悟。尤其是对“小孩的凝视”、“对苦难进行记忆和疏远”等的引申,用现实感的语境解决了我之前理论学习中的一些困惑。感谢涂教授为我们带来的精彩讲座!
2019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生 黄同学
涂教授讲述中最令我动容的是曼陀的短篇小说《打开》、“他者之痛”与“不可言说”这一部分。小说中的萨吉娜,和这次疫情中遭受巨大苦难的人们,都无法用语言来传达自己的至深伤痛,但他们的创伤不应该因沉默就被排除在表达之外,人们不应该漠视“他者之痛”。我们要始终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
2019级新闻学专业硕士生 谢同学
非常感谢涂险峰教授带我们深入了解文学作品中细节的智慧!昆德拉说,小说是“存在的勘测”。我们可以从小说的细节中洞察人的存在、人的创伤与遗忘……我们可以在昆德拉的《不朽》中发掘人的情感姿态。《不朽》中的墨镜原本是为了遮住眼泪而戴,后来却演变成想让别人认为自己悲伤而戴上。这种姿态性情感,是对情感的自我操控,为了爱而爱,为了信仰而信仰……用这样的眼光去洞察这个世界,就会发现,到处都是这样的姿态。通过参与这次讲座,我不仅收获了新的知识,还获得了理解文本、观察生活的新视角的启迪。
201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 王同学
涂教授旁征博引,从加缪的《鼠疫》开始讲起,既敏锐直接地引出了主题,又观照到了现实。从列夫•托尔斯泰到米兰昆德拉,从卡夫卡到许子东余华,涂教授逻辑严密,层层推进,不仅带我们在文学与哲学的殿堂中遨游,同时也紧紧结合当下新冠肺炎疫情的状况,引发我们对现实生活的思考。涂教授一再强调卡维尔曾说过的“一条河的两岸:一边是形而上,一边是现实,无论相距多远,都一水相连。这一水就是人的存在。”这也许是这场讲座中涂教授对我们的最大的期待——用形而上的思考照亮现实。
主讲人简介
涂险峰教授,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曾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留学,为费曼项目访问学者。出版《质疑与对话》等学术专著,部分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学术年鉴》、《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摘要、转载,或译成外文出版。曾获宋庆龄基金会孙平化日本学学术奖励基金、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以及多项优秀教学奖。
采写/陈振鹏 姚雪梅 赵珂爽 张诗萌
图片/部分由受访者提供
责编/操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