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我们文新学院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以兴趣为引、以书为媒组织起来的各类读书会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围绕读书与成长、治学与修身等话题,学院新闻中心近期特推出主题策划,带领大家“走近文新读书会”去感受文新书香。
本期,我院学生记者专访了澳门永利入官网老入口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学院期刊社副社长兼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常务副主编周维东教授,让我们随他走近“比邻读书会”。
周维东教授家中书架一角
读经典 在情感的流泻中找到现代问题的答案
在周维东教授看来,好的文学作品可以给予人无穷的力量。而阅读就是要去寻找并发现那些扎根的、反映本真的、能打动人的东西。其间倾泻的情感或淳朴、或真挚、或隐秘,有的可以通过文字言说,有的只能扎进文字的情感流泻中去体会创作带来的心灵撞击。
“乡愁是怎么产生的?”这是周维东教授在通识课上想到的问题。“大家都开始谈论乡愁,我却在想乡愁是怎么产生的?大家为什么会想念故乡?”
周维东教授是陕西人,在谈及陕西作家的文字作品时,他坦言往往会感觉到文字所给予读者的“瞬间连通”的力量,这就是故乡——一种土地的情感。“我们以为文字所描述的那个场景和我们的生活没有关系了,而实际上却连接紧密。例如在柳青的《创业史》中,辽山老汉对于土地的那种热爱,我们都觉得在现代已经无所谓了,但是我那天忽然一想,现代人对于房子的热爱,买的还是土地。所以,我们对土地的情感没有变。”周维东教授认为乡愁其实不再只是对故乡的眷恋,还是人根性的东西,是从古至今乡土社会最本真的对安全感的追求——这正是阅读给他的启示与答案。
忆往昔 读书会难忘时光引感慨
回忆关于读书的种种,读书会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周维东教授有关校内读书会的记忆已持续了十余年,他最为感慨的便是2013年在北京参加的“西川论坛”。“西川论坛”是由我院李怡教授发起的“西川读书会”演变而来,聚集了许多文学学者共话现当代文学。周维东教授在那年的论坛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民国”的文学史意义》的论文,论文思考了时间、空间和人的结构性问题,他笑称:“现在我还是认为这篇论文被低估了,当时评审觉得写得太空洞,但我认为很少有从这么宏大的方面去思考的论文,这篇论文当然有不严谨和不成熟的地方,但它很真挚,表现出了一个青年学者想要展示自己的欲望和热情。”
当时那种富有“精气神”的状态,也是周维东教授现在回忆起来颇为神往的:“西川读书会区别于其他学术论坛的特点,一是在谈论新问题,二就是参会者都是志同道合的同仁,大家的交流不存在芥蒂,都怀揣着青春的活力。”周维东教授现在一直活跃在“西川论坛”中,并成为了学术公众号“西川风”的主编之一。
除了校内的读书会,周维东教授还参与了社区举办的志愿读书会。2020年5月,成都市双眼井社区举办了“品巴金·话生活——巴金的民国时代”读书会活动,周维东教授到场分享。在准备分享时,他一直在思考如何与社区的老党员、老同志们交流。他直言,此次读书会分享的效果并未达到他的预期。虽然这次的经历让他有些受挫,但他认为:“我们去尝试这样的一些有意义的志愿活动,这样才有生活的实感。”对他而言,无论读书会是美好还是受挫,都是一种“撞击”,能对现有的生活形成一些挑战性,可以促使他重新解构和思考生活。
谈现在 让阅读成为一种时刻保持思考的状态
面对当下社会充斥碎片化信息的情况,周维东教授分享了自己的阅读方法:“我认为保持阅读的最好的方法,首先是订阅期刊。比如我自己就订阅了一些小说选刊,以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新文学史料》和《学院学报》等期刊,这些期刊会有助于人们快速了解新信息。虽然这些信息可能只是被泛读了解,但能让人保持阅读状态。另外就是关注新书动态,现在有微信公众号会进行新书推荐,有助于我们从推荐中选择重要、有用的书去精读细读。”因为自身研究问题与文学的空间转向有关,周维东教授最近就在读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的中文译本。
“作为一名行政、教学‘双肩挑’的高校教师,必须保持一种阅读和提高的状态,我觉得这种状态是即使退休之后都不能停止的。”他说道。在教授《鲁迅研究》这门课时,周维东教授身体力行,不仅在备课时反复重温鲁迅的经典文学作品,还组织学生对鲁迅文学作品进行领读。与此同时,他还为学生搭建了学习交流平台——“比邻读书会”。
“比邻读书会”徽标
“比邻读书会”的雏形形成于2018年与北京师范大学共同举办的线上联动读书会。周维东教授介绍说:“比邻读书会进行过与张柠教授的对谈,现在正在扩大交流范围,准备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中国社会史读书会”合作,今后还会共同创办期刊。”
周维东教授与同学参加“比邻读书会”
举办“比邻读书会”的初衷,正是希望文新学子在读书会的交流中能够走出去,发现他人和自身的长处。“世界那么大,为什么不能去开拓呢?”周维东教授希望同学们能利用好读书会这一桥梁,让自己时刻保持阅读的状态,打开自己,与书籍碰撞,让思想持续进步。
采写 | 巫彤 雷宇航
拍摄 | 蒋玲
编辑 | 沈哲 张旭
编辑 | 曹馨予
策划、责编 | 操慧